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检察视窗
检察视窗
湖北汉川:邀请市委党校教师深入解读习近平法治思想
时间:2021-03-22  作者:陆成雄  新闻来源: 【字号: | |

  

  正义网湖北3月22日电(通讯员 陆成雄)2021年3月20日,湖北省汉川市检察院举行第三期“周末课堂”,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尚方成等院领导与全体检察人员参加了“周末课堂”。汉川市委党校教师李俊祥详细解读了习近平法治思想。 

  李俊祥指出,习近平法治思想从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出发,着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是一个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体系完备、博大精深的法治思想理论体系。 

  李俊祥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在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和实现伟大梦想的实践之中逐步完善并形成的。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创造性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门研究全面依法治国,进行顶层设计,描绘宏伟蓝图。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确立了路线图、时间表。十九届二中全会专题研究宪法修改。十九届三中全会站在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高度,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统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工作。 

  李俊祥指出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李俊祥认为,习近平法治思想内容丰富、博大精深,主要体现在: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要求,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是社会主义法治之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力量源泉。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牢牢把握社会公平正义这一法治价值追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发展道路和正确方向,决不能走西方“宪政”、“三权鼎立”、“司法独立”的路子。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工作重点。宪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党领导人民制定、实施宪法法律、自身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良法善治的必由之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推进国家治理制度化、程序化、法治化。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发展目标和总抓手。法安天下、德润民心。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互补。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布局。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有机整体。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是新时代法治建设的“十六字”方针。科学立法是前提条件,严格执法是关键环节,公正司法是重要任务,全民守法是基础工程。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是建设法治强国的必然要求。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组织保障。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问题。领导干部具体行使党的执政权和国家立法权、行政权、监察权、司法权,必须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如何实践习近平法治思想?李俊祥认为,深化学习宣传,领会、把握、理解其核心要义。应当准确把握五重法治关系:法治与党的领导的关系;法治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关系;法治与中国国情的关系;法治与改革的关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深化理论探讨,藉以指导当代中国法学研究。要抓好国家制度与法律制度的理论研究、有机衔接 。研究中要坚持底线思维、战略思维、系统思维、精准思维。深化实践探索,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落实依法执政重大要求,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以高质量立法引领“护航”高质量发展;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步伐;坚守司法公平正义底线;保障社会治理依法有序,做到“政治”、自治、德治、法治、“智治”;筑牢人民群众法治信仰,弘扬法治文化。深化科学立法,以良法促善治。做到循法而行,依法而治。

  [编辑:于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