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检察视窗
检察视窗
西藏山南:实干担当诠释检察职责,砥砺匠心谱写华丽篇章
时间:2021-08-26  作者:刘志刚  新闻来源: 【字号: | |

  正义网西藏8月26日电(通讯员 刘志刚)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最高人民检察院、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山南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山南市人民检察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西藏时的重要讲话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深入学习贯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重要讲话精神,以庆祝建党100周年、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为主线,近年来,山南市检察院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重托,以“讲政治、顾大局、谋发展、重自强”为总体思路,全面忠实履行检察职责,全市检察机关各项检察工作取得新进展新突破。在党建、普法宣传、刑事检察、司法救助、检察文化等方面,不断赢得国家级奖项的认可,先后被评为“全国老年维权先进集体”、“全国检察机关先进集体”、“全国检察文化示范院”、“全国一级规范化检察室”、“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室”等称号。 

  做好“四大检察、十大业务”,全面推进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批示指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新一届区检院党组班子、市委决策部署上来,持续做优做强做实做好“四大检察”“十大业务”,围绕“旗帜鲜明讲政治、主动融入保大局、坚守法治促公正、凝心聚力谋发展”的新阶段西藏检察工作总体思路,扎实推进各项检察工作落细落实,为山南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张军同志在全国检察长会议上强调,我们要主动适应形势发展变化,深化内设机构改革,推动“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通过检察机关内设机构系统性、整体性、重塑性改革,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总体布局将实现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并行,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行使将进一步优化。 

  2021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人民检察制度创立90周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和实现二○三五年远景目标开局之年,做好检察工作至关重要。山南市人民检察院以政治建设为抓手,始终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把党的绝对领导贯彻到检察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确保检察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深入开展“政治标准要更高,党性要求要更严,组织纪律性要更强”专题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筑牢政治忠诚,强化政治担当,着力打造检察铁军。 

  围绕中心工作,服务保障山南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牢牢把握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的着眼点和着力点。紧扣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聚焦聚力服务保障大局。牢牢把握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助力脱贫工作。坚持依法防控,全面落实落细疫情防控各项要求。近年来,两级院做优刑事检察工作,批准逮捕259件404人,提起公诉666件924人。全面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审结478件570人,起诉457人,不起诉110人。提出量刑建议337人,法院采纳286人,采纳率达83%。监督侦查机关立案13件,书面提出纠正25件次。依法提出刑事抗诉14件,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15件;提出抗诉14件,支持抗诉8件,提请抗诉6件。接待来信来访47件58人;办理司法救助案件5件7人,发放救助金33.5万元;办理国家赔偿案件2件2人,发放赔偿金31.5万元;办理刑事申诉案件2件2人;办理民事申诉案件5件5人。联合市司法局会签了《进一步加强检律协作工作意见》《关于律师在检察环节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实施办法》;举办了全市首个司法救助案件听证会,并与最高人民检察院视频连线;通过和解、依法释理的方式,为海思科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挽回经济损失120余万元,为民营企业保驾护航。做强做实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依法监督44件,受理申请监督5件,依职权主动监督39件。 

  以提高质效为抓手,加强检察队伍和基层基础建设,统筹抓好基层检察院建设,深化检察改革,抓实科学管理、强化基层基础,补齐信息化短板。加强两级院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培养优秀年轻干部,激活检察队伍担当履职、干事创业的内在动力。坚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治边稳藏战略思想以及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论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治检,努力使政治生态更加清朗;抓好脱贫工作回头看,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做好老干部工作,为老干部精准服务、排忧解难,确保老干部各项待遇落地落实;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确保“四大检察”全面协调充分发展;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加强检察队伍和基层基础建设,让“薄弱”基层检察院早日“脱贫摘帽”。 

  做好公益诉讼,保护好高原生态 

  公益诉讼检察是以司法手段保护公益、促进国家治理的重要制度安排。两级院以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英烈权益保护和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等领域为重点,切实履行好“公共利益代表”的神圣职责。近年来,全国检察机关对生态资源保护做出了许多贡献。在被称为世界“第三极”的雪域高原,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国家十分重视,对此西藏检察机关用心用情守护雪域高原的自然生态资源。 

  为全面贯彻中央、区党委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决策部署,切实保护我市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深入促进提起公益诉讼工作全面发力、突破重点、纵深推进,山南市检察院紧紧围绕山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三个重点”和“四件大事”,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作用,找准检察公益诉讼融入经济发展大局、服务保障民生的切入点,出台《山南市检察机关关于开展雅鲁藏布江流域生态保护专项活动实施方案》,坚持对300多公里雅鲁藏布江流域进行专项整治,依法办理雅鲁藏布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土地资源管理等公益诉讼案件,为建设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美丽山南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成功办理了全区首例涉野生动物保护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开庭第一案。2018年1月,琼结镇某村5位村民用铁丝套捕杀8只马麝,通过售卖麝香获利2.5万元,被公安机关查获,4月,该线索移交至琼结县检察院。琼结县检察院第一次扮演起“公益诉讼起诉人”的角色起诉。最终,法院根据犯罪情节,以非法捕猎、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判处被告人十一年至九个月不等,并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判处共同赔偿国家损失24万元。被告人当庭向公众赔礼道歉。该案被新华网、法制网等权威网站报道,以该案为原型的纪录片《香之罪》在拉萨2018年国际绿色电影周开幕式上播放。 

  2018年,山南两级检察院办理公益诉讼案件79件,是2017年下半年的79倍。2019年,山南两级检察院共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12件,同比增长41.8%。办理了首例文物保护公益诉讼检察案件。2020年,山南两级检察院共办理公益诉讼案件398件,同比增长252.2%。办理了全区首例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和首例文物保护公益诉讼案件。近年来,注重借外脑,11名援藏干部帮助山南检察机关指导办理公益诉讼案件。 

  未检守护青春,共建法治晴空 

  为进一步提高未成年人检察队伍素质能力,强化未成年人全面综合双向司法保护,深入落实最高检一号检察建议,最大限度预防、矫治、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两级检察院13名检察长、副检察长或检察官任法治副校长,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97场次,覆盖未成年人3000人次。举办首届全市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竞赛,发现和培养一批热爱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专家型人才,更好的承担起在未成年人保护大格局中的职责。与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及其辖区检察院与山南两级院联合签订《未检业务交流协议书》和《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结对共建方案》,建立业务交流、干警培训、材料共享、赠送图书等机制,开启“莎姐进西藏,格桑花儿开”活动,把重庆“莎姐”工作理念和方法融入山南,守护未成年人的青春,为孩子撑起法治晴空。根据扎囊县人民检察院真实案例改编,通过微动漫《我有一个藏族小阿弟》的形式呈现,以办案检察官的视角展现扎囊检察院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做出不起诉决定。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用心用情做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组建未成年人刑事办案组,开展以“携手关爱,共护明天”为主题的检察开放日活动,与教育局、团委等部门共同构建未成年人合理保护机制,通过山南市法制责任田,宣传未成年人维权知识,积极对校园周边环境安全开展全面排查,发现并监督解决安全隐患。 

  坚持文化育检,提升队伍素质 

  山南市人民检察院精诚垂范,秉承“从严治检、公信立检、科技强检”之战略,积极探索体现时代特征、凸显检察特色、精心构筑道德文化、廉政文化和科技文化于一体的检察文化新模式,着力打造“红色建党心,雪域忠检魂”山南检察文化新品牌,形式上灵活多样,典雅与鲜活并重,思想与意蕴共存,意在传承检察文化精髓,铭记检察历史,鼓励鞭策后人。 

  文化为底蕴,创新添活力,强化措施,加强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牢牢把握“五个过硬”总要求,积极打造“红色建党心,雪域忠检魂”文化品牌,围绕检察人员核心价值追求、检察职业精神、检察职业道德,紧扣时代脉搏,建设党支部活动室、党员活动中心、电子阅览室,借助“两微一抖”、新媒体中心等公共平台,学习宣传十九大、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深刻体会文化价值的重要性,组织开展专题党课和政治忠诚大讨论、交流研讨,带头忆入党初心、讲“我和党的故事”,开展庆祝妇女节和宪法宣誓、庆祝建党100周年和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等系列活动,积极开展“12·4”国家宪法日、“检察开放日”等检察机关专项活动,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学习型党组织、党史学习教育、“三更”专题教育营造领导带头、全员参与、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进一步筑牢检察队伍政治忠诚意识,强化思想引领,厚积文化成果,推动整体工作提升。 

  精心设计文化亮点,建立报告大厅,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检察动态等正能量。《雪域九载检察蓝》、《雪域的正义使者》是山南市人民检察院首次以微电影、记录片方式追思和缅怀为山南检察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英模事迹,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熏陶。 

  追本溯源,梳理脉络,铭刻足迹,继往开来,山南市人民检察院兴建的检察文化长廊荣膺“全国检察文化建设示范院”称号,主要包含前言、主体、后记三大篇章,涵盖政治、法律、历史、廉政、文化、科技、综合、大美山南诸多内容,形式上灵活多样,典雅与鲜活并重,思想与意蕴共存,意在传承文化精髓,铭记检察历史。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山南市人民检察院强化检察文化建设,打造具有“西南一流、西藏特色”的文化名片,助推检察工作提质增效。设计体现富有检察特色、法治文化内涵和党建思想,集雅砻文化、初心教育、数字化技术为一体的初心教育厅,建设面积约3000平方米,整个展厅分为序厅、尾厅、以及中部的九个篇章组成。自建成投入使用以来,山南市人民检察院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优势,接待全市企事业单位、学生、群众、僧尼代表,累计4万人参观。 

  掌正义之剑,树廉洁之风,创时代丰碑,铸忠诚检魂,山南市人民检察院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始终保持“不甘平凡、发奋有为、争创一流”的实干作风,大力弘扬“忠诚、为民、担当、公正、廉洁”的职业道德精神,助力法律监督工作行稳致远,在推进法治西藏建设中砥砺前行! 

  创新“组团式”援藏模式,打造立体式援藏新格局 

  开创“组团式”援藏模式,实施“三台手术”,启动“三五八”团队人才受援计划,通过“双百人才”“请进来,走出去”和结对共建多种机制。坚持“六位一体”检察受援格局,向湖南、湖北、安徽省检察机关汇报受援思路、受援需求。实现了业务部门主要领导与三省相应部门副职互换,援藏干部任专案组组长的队伍锻造,开启全国组团式人才受援先河,培育了一大批业务骨干,实现了基层“大换血”。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近年来,共计53名援藏干部从侦查理念到办案技巧,从犯罪嫌疑人审讯到笔录制作,从细节的斟酌到整体的把握,亲力亲为,“传经送宝”,把自己的宝贵经验和办案理念,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山南本地检察干警,全市检察干警综合业务素质得到明显提升。 

  在刘志刚检察长的带领下,7名援藏干部帮助指导“5.13”系列专案;检察业务、检察队伍、检察文化、信息科技及软硬件设施取得巨大变化。紧紧围绕最高人民检察院提出的“六位一体”援藏工作格局,聚焦检察业务援助核心任务,敢于担当作为,提升援受双方的法律监督能力和司法办案水平。 

  2015年9月29日,全国检察机关学习贯彻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议在京召开,全国各省做了发言,由于山南检察受援工作成效显著,山南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刘志刚第一个单独代表西藏在会上做了经验交流发言。 

  打造智慧检务平台,提升高原检察效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山南市检察院着力打造智慧检务,建成了全区第一个综合办案大厅、办案工作区,建立了全区检察机关功能最齐全、科技含量最高的12309检察服务大厅。大厅内配有机器人、柜台机、语音对讲系统、防爆毯、防爆桶等设备,设有检察长接待室、律师接待室、远程视频接访室、12309网络平台中心等办公室,为人民群众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的“一站式”检察服务。投入200余万元购置侦查指挥车,使得信息分析系统、定位系统、电子取证、测谎等装备的技术优势在办案实践中作用进一步凸显。在湖北省检察院新闻处的指导下,率先在全区检察机关建成“两微一端”新媒体发布平台,建成全区检察系统第一个门户网站并上线运行。坚持以人民群众司法需求为中心,建成全区检察机关首个新媒体工作中心,打通“网、端、微、屏”各种资源。山南市人民检察院入驻澎湃新闻政务号,建成全区检察机关首个新媒体工作中心。建成模拟法庭、少年法庭。第一次联合山南市中级法院开展角色互换模拟法庭活动,检察长当辩护人,审判长当公诉人,进行角色互换互动,开展实战演练,进一步深化人才强检战略,打造人才成长平台。截至目前,抖音平台拍摄视频发布140条,获取粉丝5.4万人次,点赞20.2万人次,播放量达1000万次以上。山南市人民检察院以最迅速、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加强网上舆论阵地建设,把握网上舆论主导权,凝聚社会共识,形成积极向上的正面宣传主旋律。 

  推进智慧检务建设,搭建涵盖公诉、侦查、民行、案管等条线的辅助办案应用系统。建设了公益诉讼联合指挥中心,旨在可以实时联合各相关部门,对涉及公益诉讼的案件进行远程讨论、监督并可通过卫星信号视频查看山南市国土流失及雅鲁藏布江等生态保护情况。该指挥中心集远程联动、智慧化、无纸办公为一体。公益诉讼线索“随手拍”举报平台上线运行,加大科技强检投入,为公益诉讼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充分用好最高人民检察院建设的“检答网”平台,加强与业务专家互动频率,解决干警在办理新型、疑难、复杂案件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高办案能力和办案效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办好检察为民实事 

  执法为民,温暖人心。进入新发展阶段,人民群众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环境等方面有内涵更丰富、标准更高的需求,山南市检察院始终保持“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为民情怀,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用法律监督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办好实事,展现司法温情。山南市检察院在驻村扶贫道路上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扶贫攻坚政策,在加查、浪卡子、措美、贡嘎、扎囊驻村点和联系寺庙修建“连心桥”“连心路”,引进“放心水”,接通“安心电”等惠民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两级院筹措资金、协调解决项目资金近5000万元,解决老百姓吃住行等实际困难。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解决山南干部职工后顾之忧。 

  沉心聚力,坚毅前行。深刻把握新发展格局对检察工作的新要求和发展规律,以求极致的态度和韧劲把每一起案件办到极致,真正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公平正义。要积极推动检察工作现代化,狠抓“四大检察”“十大业务”建设,以推进标准化、智能化、精细化、专业化、规范化,切实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努力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公正规范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为“十四五”蓝图顺利实现贡献检察力量,为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山南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编辑:于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