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检察视窗
检察视窗
他是人民的好干部 他是群众的主心骨
时间:2021-10-19  作者:吴俊涛  新闻来源: 【字号: | |

  正义网西藏(通讯员 吴俊涛)面对西藏高原寒冷缺氧的环境,他没有迟疑退缩,而是选择在援藏挂职期满后继续留任;他是一位杰出的检察官,对于本职工作他没有豪言壮语,只想踏踏实实俯下身子干点实事儿;他更是一位反腐斗士,坚守着一定要搏出个风清气正的信条,只盼对得起这片高天厚土的清明。在山南市从检十余年中,在他的带领下,山南检察事业蒸蒸日上,成效突出,山南市检察院被国家六部委评为“全国老年法律维权先进集体”,被高检院评为“全国检察机关先进集体”“全国检察文化建设示范院”和第八届、第九届“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室”“全国一级规范化检察室”,被区检院两次评为“全区检察机关先进集体”,被区党委政法委评为“全区政法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被区党委宣传部、司法厅、普法办评为全区“七五”普法先进单位。微视频《我与宪法》被司法部、国家网信办、全国普法办评为优秀奖。他就是山南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刘志刚。 

  刘志刚检察长任职期满,离开时,曾受援助的群众、离退休干部和市县检察院干警几百人自发前来送行,藏族群众为刘检送上洁白的哈达,表达对刘检的敬爱和感谢,说道:“感谢领导对我们的关怀和帮助,您是我们的主心骨,是我们人民心中的好干部”。一位农牧民群众饱含热泪依依不舍地握住刘检的手激动地说:“我们舍不得您离开,您为我们解决了很多实际困难,让我们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了,真的谢谢您。”山南市院全体干警看着刘志刚检察长坐上车驶离,依依不舍,偷偷抹着眼泪久久不愿离去,对刘检为山南市人民检察院作出的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刘志刚曾在西藏日报、法制日报发表多篇署名文章,获得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证书A证,接受过《法制网》访谈,兼任内地多所大学客座教授。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 

  赤诚热血洒满雪域,坚定建设法治西藏 

  刘志刚2004年在国家司法部带队下从河北来到西藏参加援藏工作,援藏期间,他经常去各个县、乡镇,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通过长期的走访调研,他看到了西藏经济的发展、法律建设的落后和当地人民的淳朴善良,他认为这里更需要他。援藏期满,他放弃河北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义无反顾地选择留在气候恶劣、条件艰苦的西藏,毅然决然的办理调动手续,从此他扎根雪域高原,守护这片法治晴空。在西藏一待就待了十七年,他克服高原反应,十年如一日的奋斗在工作岗位上。那一年,家里老人去世,他正在处理市院相关工作,一边是亟待完成的工作,一边是挚爱亲情,他不能回去吊唁,强忍泪水继续投入到工作中,他始终把建设法治西藏放在首位。在检察院任职的十年以来他一直在扎根基层,似乎只有和村里的农牧民们待在一起,他才能深刻感受到他身上的使命和责任,到了饭点他不愿麻烦县里村里的干部和村民,没有在下乡单位吃过一顿饭,而是自己解决吃饭问题。十年光景,青丝间已有几缕白发,不论是在高海拔的浪卡子遇到塌方泥石流的路上,还是在冬季下乡时要经过的冰雪路段,都未能阻挡他为民办实事的决心,未能阻碍他守望正义的办案脚步,他始终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老西藏精神”。“选择留在西藏后悔吗?”面对记者的提问,刘志刚回答得很坚定,“相比我的家乡河北,西藏更需要人才,我能给这里的人们更多实在的帮助。” 

  加强检察业务建设,提高检察办案水平 

  韶华已逝,初心依旧。在山南检察党员干部和群众心中,他不仅业务精湛,敬业精神也堪称楷模,他血气方刚的气质和办案时雷厉风行的态度让每一个人都为之震撼。刘志刚检察长任职后,不断加大查办职务犯罪力度,连续扳倒几名处级干部。刘志刚的这些大手笔,令山南不少官员提到他都会倒吸一口凉气。不到两年时间查处了50余起贪腐渎职案件,在雅砻大地刮起一股廉政风暴。开创西藏反腐的“山南模式”,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运用初查精细化、“横向挖串案,纵向挖窝案,立体挖案中案”、侦查一体化等一批实战手段,严惩腐败;运用捕诉一体办案模式和“三个优点”办案机制,立案查处贪污贿赂、渎职侵权案件,每年办案量占西藏自治区的近50%,大要案占西藏自治区案件的75%至95%,连续五年位居西藏之首。 

  为守护西藏的蓝天白云,他带领山南市检察院积极做好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成功办理了全区首例涉野生动物保护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开庭第一案,被新华网、法制网等权威网站报道,以该案为原型的纪录片《香之罪》在拉萨2018年国际绿色电影周开幕式上播放。办理了首例文物保护公益诉讼检察案件和全区首例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对300多公里的雅鲁藏布江流域开展专项整治,为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山南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让检察干警体验不同岗位检察官的职责,建成模拟法庭、少年法庭。第一次联合山南市中级法院开展较色互换角色互换模拟法庭活动,检察长当辩护人,审判长当公诉人,进行角色互换互动,开展实战演练,进一步深化人才强检战略,打造人才成长平台。对一起拟不起诉案件在山南市检察院进行公开审查听证,听证会全过程与最高检连线。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助力检察业务发展 

  2012年8月刘志刚被任命为山南市检察院检察长,但他并没有立刻到岗位报道,而是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到12个基层县院走访调研,掌握各县院的基本情况,并与各分院干警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干警的工作生活情况。在了解了各基层县院的情况之后,刘志刚检察长秉承“多换思想少换人,不换思想就换人”的理念,组织实施了“211”岗前培训计划,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基层检察院新干警岗位适应时间长、骨干培养效率低的问题。面对人员紧缺的困境,在选人用人上大胆采取“竞争上岗、业务考核”等形式,在全区选拔任用了一大批优秀年轻干部到领导岗位上,大力推动了山南检察工作的整体改革创新。 

  山南市院大胆在全区范围内率先推行“三五八”人才受援模式,加强了与湖南、湖北、安徽三省检察机关的沟通联系。对口援助山南的湖南、湖北、安徽3省,刚到山南不久,刘志刚检察长做了一件让整个院都震惊的事——低派高请,把8个核心业务处室的“一把手”外派到援助机关当副职,跟随援助机关的处长学习;把援助机关的副处长或业务专家请进来当处室“一把手”,给他们充分施展才华的平台和空间。他创新地提出了“三台手术”的人才受援理念,在人才受援上共动了三台手术:第一台手术是分院部门正职与三省检察机关相应部门副职互派挂职;第二台手术是十二个县院检察长与对口援藏三省检察机关副检察长或部门领导互派挂职;第三台手术是援藏干部在山南检察分院任专案组组长,并负责指导一个县院的工作。通过实施三台手术,检察队伍的执法司法活动更加规范,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整体素质发生质的变化,基本实现了人才受援工作由输血型向造血型的转变。这个理念也得到了高检院和地方党委的高度认可。 

  科技强检推动业务,文化育检提升素质 

  刘志刚检察长刚到院里时,检察院的设施陈旧,装备落后,他多次通过个人渠道,统筹部分援藏资金并积极争取地方财政资金300余万元,为山南检察分院添置办案设施,建起西藏第一个集指挥中心、询问、讯问、监控、医务室为一体的标准化办案工作区,实现看审分离、审录分离、办案区隔离,从“传统型办案”走向“科技型办案”。近年来山南市人民检察院在以刘志刚检察长为班长的院党组的高度重视下,着力推进科技强检,打造“幸福美丽控申”品牌,建设10309检察服务大厅,该大厅将检察机关服务群众功能进行集中整合,形成了检察机关统一对外的办事大厅,实现了各项对外服务职能的集约化管理和一站式服务。 

  刘志刚检察长坚持文化育检,和领导班子一起立足山南文化资源禀赋,着力建设文化山南,使“公平公正、勤检廉检、人本人和、求实求新”,真正融入到执法办案和队伍建设中,筹备拍摄微电影、记录片,以这种方式追思和缅怀为山南检察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英模事迹,让广大干警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熏陶。率先在全区检察机关打造检察文化、党建文化品牌,规范建设党员干部活动中心、支部活动室、阅览室、听证室,建成了全区检察机关第一个新媒体中心,利用“两微一抖”,通过入驻澎湃新闻政务号等平台,把握舆论导向,加强法治宣传。以山南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依托,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线,将“西藏特色、雅砻文化、警示教育”融为一体,建成了“西南一流、西藏特色”的新型初心教育厅,自建成投入使用以来,山南市检察院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优势,接待全市企事业单位、学生、群众、僧尼代表,累计4万人参观学习。 

  暖心聚力为民办事,彰显检察实干担当 

  在山南市检察院工作的十余年,他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一名党员的坚守,以奉献检察事业的决心见证着不变的为民初心。他始终坚持“司法为民”的工作理念,以彰显检察人文关怀,不辜负市委、市政府的委托,将党中央的要求落到实处,为山南市及西藏部分干部职工和群众解决养老、住房、医疗及子女上学问题;为精准脱贫助力,不能让一个贫困户冻着、饿着,他积极开展司法救助工作,还亲自将司法救助金送到申请人手中。利用司法救助,有效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有效回应了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社会和谐、生活幸福的美好期待。 

  他带领市检察院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组织措美县古堆乡驻村点“两委”班子、致富能手共22人赴陕西、四川观摩考察学习民族手工业、养殖业先进经验技术。先后三次深入驻村点看望慰问1200名群众,发放疫情防控物资和自动洗衣机、米、面、油等慰问物资,切实将党的温暖送到群众心坎里。 

  刘志刚检察长在山南市人民检察院工作的十年间,山南市人民检察院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人才队伍建设、业务建设、文化科技建设以及为民办实事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他用责任守护公平正义,用真情慰藉百姓疾苦,用担当忠诚履职,始终致力于建设幸福和谐法治稳定的新西藏,他一直在路上。

[编辑:于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