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检察视窗
检察视窗
绍兴越城:“乖孩子”为何一朝变“坏”? 越城区检察院发布首份“督促监护令”!
时间:2022-04-18  作者:陈媛媛 李奕锭  新闻来源: 【字号: | |

  正义网浙江4月18日电(通讯员:陈媛媛 李奕锭)“问题孩子”的背后往往隐藏着监护履职不当的“问题家庭”。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施行,家庭教育从传统意义的“家事”上升为有法可依的“国事”。近日,越城区检察院对涉案未成年人小城(化名)的监护人发出首份“督促监护令”,用检察力量督促家庭监管归位。

  与多数“问题家庭”不同,小城出生在一个和睦的家庭,父母事业有成,也关注着孩子成长中的一点一滴。在亲戚朋友眼中,小城就是所谓“别人家的孩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学习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可谁都没有想到,这个孩子为发泄情绪,竟故意损毁路边十余辆汽车。之后,小城因涉嫌寻衅滋事罪被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去年8月的一个晚上,警方接到群众报警称,有人用石头狂砸路边的汽车。通过调取事发路段监控,警方迅速锁定犯罪嫌疑人——年仅16岁的在校学生小城。经查,小城先后2次以用脚踢、石头砸等方式损毁路边停放的12辆汽车,造成损失合计人民币13360元。到案后,小城对此事供认不讳。

  案件移送检察机关。检察官提审了小城,通过一段简短的对话,检察官敏锐地注意到,小城非常拘谨,总是沉默,即便应答了,声音也小到听不见。据小城父母所言,“孩子突然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在检察官看来,小城的变化不是一天形成的,而是有迹可循的。经过多方深入的了解,检察官明白了,一个父母眼中的乖孩子为何“一朝”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原来,小城自幼显现出过人的艺术天赋,父母对其寄予了厚望。自那之后,小城就开始接受各种“艺术熏陶”,画画、钢琴、葫芦丝、笛子一个不落下。此外,父母也未曾放低对文化成绩的要求,小城完成艺术培训后,就抓紧一切时间赶作业。对此,小城毫无抱怨,父母怎么说他就怎么做。直到小城进入青春期,他渐渐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意和别人交流,每天只是机械地完成父母制定的学习计划。

  去年8月,小城接触到网络游戏,在充斥着暴力搏斗的虚拟世界,他压抑已久的情绪得到了释放。就这样,小城从一个听话的“乖孩子”变成了一个厌学的“网瘾少年”,每天除了玩游戏什么都不做,游戏输了还会发脾气、摔东西。面对小城的转变,父母有些不知所措,直到接到警方的通知,得知小城犯了罪。

  检察机关审查后认为,小城为发泄情绪,任意损毁他人财物,其行为已构成寻衅滋事罪。鉴于其犯罪时系未成年人,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罪行,构成自首,并积极退赔被害人的经济损失,且自愿认罪认罚,故对其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

  不起诉不是终点。“监护履职不当不止发生在‘缺位’家庭,也可能发生在‘过度’家庭。父母的高期望让孩子长期面临高压,因缺乏及时正确的引导,导致孩子以极端的方式发泄情绪。”检察官表示,针对小城这样的家庭情况,该院发出首份“督促监护令”,督促小城的监护人反思教育理念,调整教育方法,引导孩子打开心扉,构建健康的社交网络。

  “我们没有倾听过孩子的心声,以爱的名义‘绑架’了孩子,‘督促监护令’让我们认识到,高压教育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收到“督促监护令”后,小城的父亲当场表示,今后一定调整教育方式,并积极主动配合检察机关做好帮教工作。

  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成长至关重要。家长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他们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下一步,越城区检察院将结合办案强化对监护权的监督,将“督促监护令”宣告送达作为一项长效机制,推动解决未成年人涉案背后“家庭监护不力”这一痛点难题,让情、理、法完美融合,为孩子们真正搭建起坚固、温暖的保护壁垒。

[编辑:于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