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6423400
010-86423408
正义网北京7月8日电(通讯员 张玮 曲百莹)“监督模型新筛查出一批违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线索,目前正在开展研判工作。”近日,某行政机关向北京市昌平区检察院反馈应用“冒领失业保险金融合履职监督模型”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该模型的建立源于昌平区检察院2024年办理的一起社保诈骗案。
2024年4月,昌平区检察院在办理王某诈骗案中发现,王某利用名下公司为他人在社保缴纳系统里办理增员,并在为其代缴1个月社保后又办理减员,使对方获得申请失业保险金资格。该院通过梳理大量此类诈骗案件发现,骗领失业保险金呈现规律性特点:不法分子通过注册多家“空壳公司”,在未建立实际劳动关系的情况下,化身“影子雇主”,短期内为大量人员集中缴纳社会保险费;随后,为这些虚假员工批量办理减员手续,以虚假的“中断就业”名义骗取失业保险金。
为精准打击此类犯罪,昌平区检察院着手研发“冒领失业保险金融合履职监督模型”,通过调取近5年来4万余条失业保险金领取数据,同时联动相关部门获取企业工商登记信息,构建起完整的数据分析链条。经大数据筛查,该院共发现辖区内有十余家公司专门从事此类违法活动,为2000余人虚构劳动关系骗取失业保险金和临时价格补贴,涉案金额高达4000万余元。该院立即将线索移送相关行政机关,并多次组织推进会,共同研究追缴方案,目前已追回2400余万元。行政机关还将该院研发的监督规则嵌入其业务系统,实现了对异常参保减员行为的智能预警,从源头上筑牢了失业保险基金的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