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6423400
010-86423408
正义网甘肃7月23日电(通讯员 袁博)“根据检察建议的要求,我们已全面排查整治辖区内药店执业药师违规‘挂证’的情况,‘影子药师’现象已得到有效清理。”近日,甘肃省泾川县检察院检察官回访时,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介绍道。
据了解,执业药师"挂证"是指执业药师将个人的执业药师注册证挂靠在药店,而本人并未实际在岗执业。这种现象会导致虚假履职、滥用处方药、缺失用药指导等隐患,直接威胁群众用药安全。
今年4月,泾川县检察院应用全国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管理平台上架的药店执业药师人证分离监督模型,通过比对辖区执业药师的注册单位与参保单位信息,筛查出疑似违规"挂证"线索。经实地走访核查,确认6家药店存在执业药师注册单位与实际工作单位不符的问题。
5月8日,该院针对发现的问题,向该县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其对相关药店存在的“挂证”行为作出处理,并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药品零售企业执业药师注册证挂靠、执业药师不在岗销售处方药专项整治工作,确保公众用药安全,扫除药店“挂证”隐患。收到检察建议后,该县市场监管部门立即进行安排部署,制发《全县药品零售企业执业药师“挂证”行为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为期三个月的药品零售企业执业药师“挂证”行为专项整治工作,责令6户药品经营单位限期改正违法行为,并作出各罚款6000元的行政处罚决定。此外,市场监管部门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加强零售药店处方药销售管理的提醒告诫书》,提醒各药品零售企业严格落实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进一步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结合正在开展的药品经营环节“清源”行动,严查药品零售企业执业药师违规“挂证”行为。截至6月17日,市场监管部门在专项整治中已检查涉药械化单位320余户,约谈66家零售药店负责人,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10份,现场督促整改4家药店,有效规范了药品零售市场秩序。
此次专项整治充分发挥了数字检察的监督效能,为规范药品零售行业执业行为提供了有益经验。下一步,该院将持续拓展数字检察效应,充分发挥数字赋能法律监督的关键变量作用,全面提升食药领域检察公益诉讼工作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