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检察视窗
检察视窗
重庆大足:保护模式从“被动抢救”升级为“主动预警”
时间:2025-06-13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正义网重庆6月13日电(通讯员 陈伦双 吴杰)重庆市大足区检察院近日联合“益心为公”志愿者团队及文物专家,采用超声波微风无线检测技术对石篆山摩崖石刻进行了全面巡查。这项新技术能够提供高分辨率成像,帮助文物保护人员精准定位石刻造像的裂纹、风化等问题,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据了解,此次巡查是川渝检察机关自2024年6月启动中小石窟寺保护专项监督工作以来的常规工作内容。大足区检察院通过创新工作方法,将现代科技手段与传统文物保护相结合,开创了“科技+检察”的文物保护新模式。

2024年5月,大足区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官万灵通过“重点文物电子巡查保护平台”发现辖区桂香村摩崖造像存在安全隐患。该平台由检察院与大足石刻研究院联合开发,覆盖辖区53处重要石窟文物信息。经实地调查发现,周边群众在文物附近烧香烧纸导致造像被熏黑,同时文物保护建筑存在大门未上锁、屋顶横梁破损等问题。

在后续排查中,检察机关还发现卫平村、兴福寺、大佛寺等3处石刻造像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针对这些问题,大足区检察院向相关镇政府发出行政公益诉讼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行文物保护职责。目前,桂香村、卫平村摩崖造像的保护工程已顺利完成,其他整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

大足区检察院副检察长龙云表示:“‘重点文物电子巡查保护平台’就像永不闭合的科技眼眸,实现了对石窟石刻的精准化保护与科学化监管。借助先进技术手段,文物保护模式从‘被动抢救’升级为‘主动预警’,让千年前的匠心神韵得以更好展现,这正是我们保护与传承的目标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在整改过程中,文物保护工程还同步完善了人行步道、排水沟等配套设施,既解决了文物保护问题,又方便了群众参观游览,实现了文物保护与民生改善的双赢。